6月2日下午,我校第一期輔導員沙龍活動在浦東校區舉行🙎🏽♀️。此次沙龍特邀上海師範大學前校長楊德廣教授、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高國希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工會常務副主席胡誌民副教授,就如何做好輔導員科研工作和思政育人工作為輔導員傳經送寶和答疑解惑🤚。副校長曹蓉蓉、各聯合黨總支副書記、思政部部分教師及全體專職輔導員參加主題沙龍😅。
沙龍由學工部主要負責人主持,3位教授先後作嘉賓主旨發言。
高國希就輔導員如何在當今網絡媒體環境下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從目前大學生網絡思維模式及網絡行為習慣養成入手📞,分析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思政工作的瓶頸和突破點,為輔導員就如何提升自身網絡技能素養和網絡思政育人能力提供了諸多富有實踐意義的建議和啟發🧘🏽👎🏿。
胡誌民從論文的選題、研究方法的確定、研究工作的開展和論文的撰寫幾個方面出發🦗,為輔導員進行科研論文寫作方法的指導。他以自己審閱的幾篇論文為例,指出了論文中值得肯定的亮點和不足之處,幫助輔導員對後續的論文修改形成更加明確的思路和方向🦴。
楊德廣教授指出輔導員搞科研的目的不在於為寫文章而寫文章✌🏼👬,更應從一線工作中遇到的故事出發,在故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以論文形式進行凝練,回歸科研服務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本質。楊德廣長期以來把工作、學習🤽🏿♀️、研究緊密結合,堅持“工作—學習—研究”六字方針,在繁忙的工作中堅持教育理論研究🤹🏻♀️,勤以學習、勤以思考、筆耕不止,堅持把研究成果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他以自己的真實寫照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師,並鼓勵廣大輔導員要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鉆一行🙌🏼,不辜負黨和人民對教育事業的期望。
緊接著,3位專家與輔導員就科研寫作🍀、思政育人、學生管理等問題進行互動交流🐓,耐心細致地為輔導員進行答疑解惑。最後👩🏻🦱,曹蓉蓉作寄語,鼓勵輔導員要立足崗位本職🕕,心系意昂2發展,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項工作,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和能力提升😚,為自身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我校輔導員沙龍活動旨在為輔導員構築一個開放性、研究性、學術性的交流平臺🙍🏼♂️,使輔導員能夠在專家的指引下“拓寬視野🤸🏿、開闊思路🕙、激發靈感、啟迪智慧”🚴♂️,在同行的交流中“研究工作、交流經驗、探索問題🥄、共享成果”,增強輔導員的自主研究意識,促進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研究。學工部今後將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輔導員沙龍🧑🏿🍼,致力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努力構建學習型、研究型的學生工作團隊。(學工部)